學齡前早期療育與鑑定安置

小烏龜世代指南 連結

(完整指南請點選連結)

全台0-6歲兒童早期療育通報人數逐年增加、12年成長2倍;受到2020新冠疫情影響,2022年史上通報人數成長最快,2023創下新高。 疫情寶寶陸續上學,越來越多老師、醫師發現,在2020到2022年間三級警戒中長大的幼兒普遍在語言、認知、肢體、情緒等發展較慢,可說是一個新成形的「小烏龜世代」。 原因有哪些?早療聯合評估為何大塞車?對先天、後天因素造成發展遲緩的幼兒,又能提供哪些協助?

 

5個小技巧 
 1.創造溝通情境 
 2.大量語言示範 
 3.延伸新概念 
 4.重組句子再重複 
 5.模仿兒童說話並糾正

 


←了解更多

5個小遊戲 
 1.動物模仿遊戲 
 2.迷你障礙賽 
 3.繪畫與塗鴉 
 4.滾球接力 
 5.食指彈珠

←了解更多

 

5個小技巧 
 1.接納孩子的情緒 
 2.用肯定句代替否定和質問 
 3.冷靜角 
 4.眼神接觸 
 5.發脾氣的儀式

←了解更多

 
 

孩子5歲還不會說話,家長依舊覺得「沒有關係可以等」?

 ↓ 專家提醒,兒童發展絕不能想著「孩子之後就學會了」。以語言發展為例,語言理解會影響孩子後續認知能力,一旦學前階段落後太多,隨著學習內容加深加廣,孩子就可能愈來愈難跟上進度。

大量減少上學時間去上治療課,孩子好得更快?

 ↓ 專家提醒:每天將課程塞滿、帶孩子趕場上課,孩子可能因課程太緊湊而無法吸收,也可能造成親子壓力過大,適量安排課程與上學的比重才能有最大效益。

「全部交給治療師比較專業」,家長不用陪孩子做練習?

 ↓ 早療課程中的訓練會相對片段、專注於練習某項能力,較少練習精細動作,因此非常需要家長陪孩子進行日常的對話、肢體等練習,協助孩子的全面發展。

孩子上1、2個月早療課程,沒有成效就趕快換診所?

 ↓ 孩子與治療師雙方都需要磨合期,建議家長給雙方多些時間,頻繁更換治療師也不利於孩子對治療師建立信任關係,家長應該與專業醫護共同為孩子的發展設定目標。